“没嫂夫郎做得好吃。”
姚翠荷一脸无奈,“这孩子,自己吵着要吃,这会儿又嫌弃上了。”
沈秋撇嘴,瞧见卖糖葫芦的,又去买了三串糖葫芦。
两条街逛下来,大包小包险些拿不下。
姚翠荷瞅着自家哥儿,吃惊道:“咋买这老些东西?”
沈氏笑呵呵:“今儿过节,孩子们乐意买啥就买,平时在铺子里拘着,想花钱都没处花。”
“还是大娘疼我,我娘就知道教训人。”
姚翠荷瞪他一眼,“那你就住你大娘家,一辈子别回来。”
沈秋朝他娘吐了下舌。
姚沐儿道:“娘,我跟夫君去给廖伯父送糕点。”
“去吧。”
夫夫二人沿着西街一路逛过去,路过满春楼脚步顿了顿。
满春楼的牌匾已经摘了,有不少工人进进出出,正在里头施工。
姚沐儿问在一旁摆摊的婶子,“婶子,满春楼这是不开了吗?”
“早不开了,听说最近换了东家,准备重新装修开业呢。”
“谢谢婶子。”
“谢啥,又不是啥稀罕事儿,随便一打听就知道。”那妇人见他要走,拿起一只雕刻着胖娃娃的葫芦,笑着道,“夫郎来个葫芦不,不仅寓意好,搁家里摆着还能装点门面。”
葫芦寓意多子多福,上头还刻画着娃娃,不用旁人说也晓得用来干啥的。
姚沐儿脸皮薄,当下便臊得不好意思开口。
沈季青问:“婶子这葫芦怎么卖?”
妇人高兴道:“不贵,十个铜板拿走。”
沈季青掏出银钱,将那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福娃葫芦,买了下来。
狼犬
那葫芦买回去,被沈季青摆在床头,夜里夫夫二人亲热,姚沐儿仰头瞧见,红着耳根抓过来,塞到了枕头底下。
第二日一早,夫夫俩赶着牛车回村,沈氏留在了铺子里。
“叔么,去玩。”林哥儿大老远瞧见,哒哒哒跑过来,牵着姚沐儿手要他带自己去玩。
“好,叔么带你去玩。”
小家伙脸颊晒得红扑扑,姚沐儿拉着小哥儿软乎乎的小手,拿蒲扇给他扇着。
“夫君,我带林哥儿跟虎子到后山走走。”他扭头对汉子道。
沈季青点头,将一小包糕点递给夫郎,便赶着牛车走了。
“叔么,是饴糖吗?”林哥儿踮着脚问。
姚沐儿拆开油纸包,“是叔么做的桂花糕。”
虎子吞咽着口水说:“奶奶跟小叔昨天拿回来的就是这个。”
“虎子喜欢吃?”
见他点头,姚沐儿笑着道:“下回叔么再给你们做。”
两个小的一人捏了一块桂花糕捧着吃,走进巷子被村里玩闹的小子、哥儿瞧见,羡慕得不得了,嗦着大拇指一眨不眨盯着看。
沈庆宝见小弟们被勾走了魂儿,叉着腰道:“没出息,不就一块桂花糕么,赶明儿我让我哥买来分给大家吃。”
一群小孩登时举手欢呼。
姚沐儿不是不想给,只是统共就拿了两块,实在分不出来了。
林哥儿胆子小,被沈庆宝一瞪,缩着脑袋往他身后躲。
姚沐儿揉着小家伙后脑勺,温声安抚:“别怕,有叔么在没人敢欺负我们林哥儿。”
虎子举着拳头道:“沈庆宝要是敢欺负你,我就帮你打回去。”
见有叔么跟哥哥护着,小林哥儿不怕了,壮着胆子扭头冲一群坏孩子做了个鬼脸。
小家伙头回反击高兴得不行,走路都连蹦带跳的。
姚沐儿领着两个小的到后山摘了会儿野花,他坐下树下给林哥儿编花环,抬头瞧见两个小的离自己有些远,扬声道:“再走叔么就看不见你们了。”
“啊!”
话音刚落,便听见林哥儿惊呼一声。
姚沐儿一阵心慌,边跑边问:“怎么了,可是伤着哪儿了?”
林哥儿扭头冲他招手,表情瞅着兴奋又激动。
“叔么快来!”
姚沐儿跑到跟前,低头一瞧竟是三只小狗崽,三小只饿得很了,拱着脑袋嘤嘤地叫唤着。
他蹲在林哥儿身边,摸着小狗的脑袋,不解道:“哪来的狗崽?”
林哥儿也伸着小手摸,“叔么,狗狗饿了。”
虎子对狗崽喜欢得紧,抱起一只问:“能带回去养吗?”
“得你奶奶同意才成。”
这三只狗崽瞧着体格就不小,普通人家养一只都够呛,更别说三只。
狗崽十分亲人,一直拿脑袋蹭姚沐儿掌心,他狠不下心把三只小家伙留在这,用衣裳兜起来道:“先带回去吧。”
万一被好心的碰见抱回去养还好,就怕有那心黑的捡去煮了吃,村里吃不起肉的人家多得是,这种人可不在少数。
姚翠荷在树下煮茶水,见姚沐儿兜着东西回来,还当去摘山楂了,瞅见动弹吓了一大跳。
“这是带了啥回来,咋还会动?”
林哥儿蹦起来,兴奋地说:“是狗狗!”
姚沐儿掀开衣裳,将三只狗崽搁进竹筐里。
“还真是,沐哥儿你这是从哪儿找来的,也没听谁说家里下了狗崽啊?”
“后山捡的。婶子,你帮忙看着点,我去给它们弄点吃的。”
几只狗崽没睁眼,估摸着出生还不到半个月,馒头饼子都没法子吃,只能喝点米汤跟羊奶。杨阿嬷家母羊前阵子刚生了小羊羔,正好去挤点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