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该?”
说完,看向陈青:“你在京市哪个大学当老师?”
这是今天见面到现在,周砚深第一次主动找陈青说话,叶笙都有些惊讶,陈青更是受宠若惊,眼睛泛着光的盯着周砚深:“京北大学。”
周砚深微微颔首:“很厉害啊,京北大学都是精英,未来的国家栋梁,将来,你也是桃李天下的成就。”
陈青被周砚深夸得红了脸:“也是机缘巧合,正好留在了京市,而且,我也很喜欢京北大学的学习氛围。”
周砚深点点头,没再说话。
陈悦也挺意外,赶紧又帮陈青补充了几句:“陈青可厉害呢,现在还是青年文摘的作家,发表过很多篇文章,还出版过一本书籍呢,我家里都有,叫窗外白月光。就写咱们上学时候的事情,还挺好看的。”
郭栋梁挺意外:“哎呦,那可真不得了,是真的很厉害啊。回头我要买几本放店里,来人都要介绍一下,我在文化圈也是有认识人的。”
陈青红着脸:“也没那么厉害,平时工作不忙,现在没事写的,比起你们,我还差很远。”
说完看向周砚深,却发现周砚深压根儿没看她,而是在小声和身边的叶笙说话。
冯春城过来时,菜基本都已经上齐,郭栋梁又是个热闹的人,不停地和周砚深,冯春城打趣着。
叶笙坐在一旁听着,也觉得挺有意思,偏偏陈青看她不说话,故意找话过来:“叶笙,你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
叶笙笑:“我没有工作,全靠周砚深养着我。”
陈青赶紧道歉:“不好意思啊,我是看你年龄应该比我们还小,这么年轻不工作,可真是太可惜了。我是觉得新时代的女性,有了家庭以后,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。”
叶笙点头:“你说得对,只是我文化不高,找不到合适的。”
陈青一脸沉思,然后鼓励着叶笙:“其实,你也可以通过自学,现在还有很多函授大学,也可以拿到学历文凭。”
叶笙又点头:“嗯,你说得对。对了,你笔名叫什么啊?我也挺喜欢看青年文摘的。”
陈青还没开口,陈悦抢着说:“杨梅青杏。”
叶笙差点儿被自己呛到,竟然还真有个青杏。
陈青不好意思:“都是一些随笔,也有我出国考察时看见的所见所想。”
周砚深听到出国两字,视线突然转了过来,深深的看了眼陈青……
是有意还是无意
叶笙也注意到周砚深的异样,故作惊讶:“你还出国了?国外是不是比国内发达很多?你去的哪个国家啊?”
陈青带着一点儿骄傲:“是跟着学校考察团一起出去的,去了美国那边,学了不少东西回来,一圈回来感受还是很多。”
说完感叹着:“总的来说,还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太落后了,要是全民普及教育,那就会不一样了。”
“所以,我现在经常写一些呼吁重视教育文化的文章,也希望能引起重视。”
陈悦就很欣赏陈青这一点:“对,陈青这个观点我很认可,以后肯定是要注重文化知识的。”
叶笙笑了笑:“确实很伟大的事业。”
陈青摇头,目光若有似无地扫了眼周砚深:“谈不上伟大,就是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做的,那些年,因为一些不好的政策,荒废了太多。我们这些人能上大学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。”
语气中,不自觉就带着一股优越感。
叶笙眉眼舒展地笑着,丝毫没觉得自己现在是初中文化有什么丢人。
晚饭后,郭栋梁提出换个地方再聊聊,被周砚深拒绝:“就不去了,我明天还有事情,要早点回去休息。”
冯春城知道周砚深这次来是工作,并不是游玩,也劝着郭栋梁:“来日方长,咱们不要耽误了周砚深的正事,等回头,我们也可以去石市看他,再说,以后要是周砚深调到飞行学院,那咱们见面,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。”
没等郭栋梁说话,陈青很惊讶地回头:“周砚深,你要调回石市了?什么时候?”
周砚深扫了她一眼:“就这一两年吧,目前还不确定。”
陈青眼睛亮起来:“那真是太好了,以后见面就容易了啊,正好我想写一篇关于边关军人的文章,还有关于你们飞行员的文章,到时候可以采访一下你吗?”
周砚深笑了下:“好,到时候只要我在石市,你可以来找我。”
陈青脸上笑容无限绽开:“好,就这么说定了,到时候可不要不见我这个老同学啊。”
陈悦和冯春城几人都有些惊讶,两人关系怎么突然熟稔起来?
叶笙只是安静的站在周砚深身边,微微笑着,心里很清楚,周砚深的反常,是因为陈青身上可能有什么疑点。
在饭店门口寒暄完,郭栋梁催着:“这两天有空,你就约我们,这会儿咱们就先回去吧,这外面齁冷的,人都要冻僵了。”
几人道别各自离开。